新闻资讯 分类>>
建设好“企业的护城河”推动“中山产品”向“中山品牌”半岛电竞转变
品牌是一家企业、一座城市的名片,也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无形资产。
如何将“中山产品”打造成“中山品牌”?近年来,中山企业品牌建设有哪些新突破?未来如何进一步发挥多方力量,以品牌为抓手推动中山经济高质量发展?5月8日,在第七个“中国品牌日”即将到来之际,本报记者就上述问题采访了中山市企业品牌促进会会长王冬梅。▲中山市企业品牌促进会会长王冬梅。采访对象 供图
企业品牌、产品品牌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综合表现,好的品牌就意味着产品得到消费者的认同,就能获得品牌溢价,给企业带来更高的利益。
王冬梅认为,中山有很好的经济基础,有很多全国性的知名品牌,疫情三年,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,这个时候,品牌就如同企业的护城河。“从今年走访企业的情况来看,企业负责人对品牌建设越来越重视,各界更主动地为中山企业品牌点赞,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。”王冬梅说,为搭建交流平台,中山还将举办“中国品牌日”主题活动,营造浓厚的氛围。
例如,华帝股份在最困难的时刻,能沉下心来专注技术创新,紧紧跟着国家发展的步伐,从产品、技术、品牌上不断创新,寻求突破,实行品牌全新升级,向科学品牌转型,走创新的高质量发展。华盛家具作为中山市办公家具协会会长单位,除了企业自身发展,不断在行业发展壮大的道路上发力,不断提升“中国办公家具重镇”金字招牌的含金量。TCL空调器(中山)有限公司在已有的品牌影响力的基础上,进一步完善管理,持续加大品牌建设力度。
区域品牌是区域产业竞争优势的体现,是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。中山历来重视发展特色经济,一镇一品的产业分布特色更是全国闻名,小榄五金锁具、古镇灯饰、大涌红木家具、沙溪服装等区域品牌名声在外。早在2002年市政府就发布了《关于实施名牌战略的意见》,对提升中山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的建议起到了重要的作用,“古镇灯饰”成为首批六个国家级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示范区之一,小榄“全国制锁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”成为中山首个国家级知名品牌示范区,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中山区域品牌。这些区域品牌形成后,围绕着它们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,产业链又带动了专业镇经济与相关行业发展。 但“一镇一品”的中山区域品牌培育和发展模式越来越暴露出其弊端,“镇域格局”下的传统产业集群难以实现对高端产业资源的配置,自主品牌缺乏、产业集聚离散、区域产业雷同等已经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难题。王冬梅认为,中山的区域品牌建设还有很大的空间。
据悉,中山市政府对质量品牌工作非常重视,2021年中山市修订印发《中山市政府质量奖管理办法》,拓宽了申报范围,增加了奖项层级和名额,提高了奖励标准,为深入推进“质量强市”战略,引导行业企业坚持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。与此同时,中山坚决打赢打好低效工业园改造这场没有退路的攻坚战,推动村级工业园实施连片改造,为高质量品牌企业、高质量区域品牌产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。通过区域品牌提升,推动全市供需结构改革,加速新旧动能转换,提升区域品牌内生能力,以此带动中山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成立于2012年的中山市企业品牌促进会,以“凝聚品牌力量、共铸中山辉煌”为宗旨,以提高企业品牌意识、助力企业做大做强品牌为己任,成立10年来,为中山4000多家企业提供了品牌服务,获得政府和企业的广泛认同。
在王冬梅看来,品牌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,要着眼于企业的实际,为企业提供可行的品牌建设路径。为此,中山市企业品牌促进会通过广泛调研,分析中山企业品牌建设中的痛点等,组建了品牌人才库、细化品牌建设项目内容、搭建新技术平台等,为中山品牌建设赋能。半岛电竞以品牌人才库为例,可以根据企业品牌建设过程中的需要,从人才库内选出管理、技术、企业文化、新媒体应用等各方位的专家为企业提供“一对一”的辅导服务。
王冬梅表示,未来,企业品牌促进会将更好地发挥协会在加强政企沟通联络、宣传品牌政策、搭建品牌交流平台、促进品牌企业交流、合作等方面的积极作用,服务好企业的质量品牌建设,推动中山企业品牌高质量发展。
① 凡本网注明“来源”为“中山日报”、“中山商报”、“中山网”的所有文字、图片和视频,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。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“来源:中山网”,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② 本网未注明“来源”为“中山日报”、“中山商报”、“中山网”的文/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,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“来源”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如擅自篡改为“来源:中山网”,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。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。
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。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:粤B2-20160575B1-20203854